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 44015-2024《冷库(箱)和压缩冷凝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家强制性标准2025年2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备受瞩目的新能效国标的实施,无疑会给整个冷链设备行业和上下游企业带来新一轮的洗牌和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对于上游核心的零部件商用冷冻冷藏压缩机市场而言,又会催生出哪些新的变化?
行业发展降速,新国标带来新契机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如《“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冷库作为冷链物流的中枢环节,近十余年来在国内市场发展迅猛。产业在线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冷库库容量约9826万吨,2024年中国冷库库容量首次突破1亿吨。
虽然冷库库容量在不断增长,但近几年消费降级,市场疲软,冷库建设新增速度大幅放缓,产业在线统计自2022年起冷库新增库容量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下滑。受下游需求下滑影响,2024年商用冷冻冷藏用压缩机表观消费量为77.6万台(仅指1HP以上且用于冷冻冷藏领域的压缩机,表观消费量=内销量+进口量),同比下滑2.6%。
与此同时,企业市场竞争也变得越发“无序”。早在2018年国家宣布取消制冷设备等14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之后,冷凝机组生产门槛大大降低,大量贸易和工程企业转型生产机组,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市场,但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面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大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情况,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制定冷库等制冷产品能效标准,淘汰20%-30%低效制冷产品。
在当前冷链设备行业增长“失速”且企业“无序”扩张的情况下,无论是从政策、市场还是产业链的角度,都迫切需要规范化的健康发展。此次实施的《冷库(箱)和压缩冷凝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是落实《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此举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为冷库和冷凝机组行业提供统一的能效评价依据,还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为冷链设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产品结构升级,涡旋压缩机优势显现
在行业发展降速和新国标发布的双重影响下,节能、高效、可靠性高的产品成为市场首选。从冷冻冷藏压缩机的不同机型竞争表现上看,不同机型间的竞争也有比较大变化,其中涡旋压缩机的占比最高,且占比在持续增长。产业在线统计显示2024年商用冷冻冷藏用涡旋压缩机实现逆势增长,领涨其他品类压缩机,行业占比增长至42.3%。
究其原因,涡旋压缩机通过产品结构升级使得下游应用范围扩大是其占比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主流涡旋企业持续深耕细分市场,涡旋压缩机在冷冻冷藏领域的产品体系愈发健全,冷量范围不断扩大,使得自身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尽管在空调和热泵领域,涡旋压缩机的单机大冷量化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在冷冻冷藏领域单机15HP以上的销量占比依旧较低,且市场方兴未艾。对此,主流的涡旋压缩机厂商近几年纷纷提速,加快了研发生产大冷量冷冻冷藏产品的进程。作为国产涡旋压缩机的代表品牌,英华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早在2023年11月,英华特就正式向市场推出了带喷气增焓的20-30HP大排量低温冷冻涡旋压缩机YF-V系列产品,将英华特低温冷冻产品扩展至2-30匹全系列。英华特2-30HP全系列低温冷冻涡旋压缩机,搭载专利喷气增焓技术,能效提升显著,全面满足最新国标能效要求。在山东某食品公司的-36℃速冻库中,采用了两台25HP英华特低温喷气增焓大涡旋YF170E1G-V100并联机组,并搭配英华特EVI智能控制模块,使得在低蒸发温度下制冷量和能效比都实现了25%以上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冷冻冷藏领域,涡旋压缩机不止于“大”,在“小”冷量区间同样也表现不俗。作为全封活塞压缩机的传统优势领域,国内1HP-3HP商用冷冻冷藏压缩机的主要市场份额长期以来被国外进口的全封活塞压缩机厂商占据。近年来,随着国产化替代的持续推进和能效要求不断,商用冷冻冷藏涡旋压缩机在小冷量逐步崭露头角,其销量占比也在逐年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英华特在2024年正式推出了小匹数XR系列平台,最小涵盖1匹涡旋压缩机,有多种型号和多种电制可选,极具高能效及高性价比。该系列产品通过对动、静涡盘的优化设计,增加润滑,减小涡旋平动阻力的同时提高能效;此外,通过对结构的设计提升,减小压缩机运行噪声和振动,为客户提供安静高效的中低温压缩机选择;目前已经通过多角度、多维度、多场合市场的验证,使得其可靠性更有保障。
变频技术驱动,打开广阔应用前景
众所周知,全直流变频压缩机机组通过利用其在冷库低负荷状态下的低速运转,可明显提升冷库(箱)的能效指数。由于受到初始投资过高和技术不成熟等因素制约,目前国内冷凝机组的整体变频比例依旧较低。据产业在线了解,在冷库中采用变频压缩机的占比不足10%。
在冷库新国标发布之后,商用冷冻冷藏压缩机企业也在纷纷开始加强变频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而在变频节能方面的技术积累,同样是涡旋压缩机在冷冻冷藏领域实现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提供冷冻冷藏变频技术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英华特目前已经推出了中温冷藏YIM和低温冷冻YIF两个系列的变频产品。其中,英华特中温YIM系列产品蒸发温度范围为-30℃~10℃,低温YIF系列蒸发温度更是低至-40℃,均可使用R404A和R507低温冷媒。此外,英华特还开发出了适合冷库应用的一定一变并联机组控制程序,通过实施变频为主、定频为辅的方案,可整体实现节能30%以上,并通过直流变频压缩机的调速,有效避免冷库温度波动较大并减少干耗。
综合来看,英华特YIM和YIF系列变频涡旋压缩机以高效、可靠的结构设计,成熟可靠的控制系统完美匹配了冷冻冷藏市场中对部分负荷效率要求高、 精准控温的产品需求,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标加速市场洗牌,行业高质量发展可期
可以预见,未来整个产业链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到下游客户、再到工程商和终端用户对产品节能降耗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此次新国标的发布实施,对容积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分别设置1级、2级和3级能效指标,定义了市场准入门槛;同时也首次提出了装配式冷库(箱)和土建式冷库能效等级,这一做法将有效提升冷库(箱)、压缩冷凝机组相关用能效率,推动行业节能减排,淘汰低效产能,促进冷链设备产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新国标中的容积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能效等级指标
产业在线统计数据显示,冷冻冷藏用制冷压缩机的市场集中度较低,商用冷冻冷藏压缩机TOP5企业2024年市场销量占比仅为52.9%;冷凝机组的市场分散程度更高,TOP5品牌占比不足三成。此次新国标实施后,市场对高能效产品的需求将增加,进一步促进行业洗牌,短期阵痛过后,专注技术创新和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对比国外标准情况,此次国内实施的《冷库(箱)和压缩冷凝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在国际上也是一项相对比较完善的国家标准,严格遵守新标准不仅能够推动国内冷冻冷藏行业的健康发展,也能提升国内冷链冷库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助力国产品牌出海寻求增长第二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