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菱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专用冷水机组顺利下线
搜索

申菱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专用冷水机组顺利下线

       近日,在客户和申菱环境集成事业部同事的共同见证下,申菱环境承接的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上换流站暖通空调系统首台套变频冷水机组在申菱环境高新智造基地成功下线,该设备的成功下线,标志着该项目进入批量交付阶段。下一步,申菱环境高新智造基地将陆续生产该工程的各项专用设备,工程实施组也将陆续进场施工。

  

  智慧申菱 数字能环

  深耕行业 不断突破


  申菱环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环境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在国内外直流输电工程中市场份额占比处于第一梯度,已参与的工程线路数量超过25条。

  

  此次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我国首个由电网企业统一规划建设的海陆一体柔性直流输电项目,计划2026年10月投产。该项目将在海上建设一座±500千伏海上换流站,通过500千伏海底电缆及直流架空线方式把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的风能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项目打破常规,采用超大规模海上风电海陆一体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方案,将从源头破解大规模、深远海区域风电送出难题,该工程的意义有:

  

  世界首个海上多端直流工程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工程

  全国首例陆海统筹建设的±500千伏

  大容量柔直电力输送项目

  年输送清洁电力60亿千瓦时

  等效减排二氧化碳超463万吨

  支持风电场离岸距离超100公里

  集成数字孪生+AI诊断技术

  

  注:据网上公开信息,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包括海陆两部分,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投资建设、中国能建广东电力设计院负责勘察设计。南方电网覆盖五省区,并与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电网相联,供电面积100万平方公里,网内拥有水、煤、核、气、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多种电源。


  申菱环境负责该海上换流站及辅助平台通风及空调系统交钥匙工程,实施范围包含设备及材料设计、采购、供货、运输、安装、调试及性能保证。作为一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对参与其中的企业有着极高的要求,申菱环境从2024年8月份中标开始,继续在海上风电领域加大资源投入,成立项目专项攻关小组,

  

  组织由博士带队的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的优秀的人才的团队,我们的专项小组深入研究项目需求,积极配合业主、总包单位、设计院等单位完成各项深化工作,在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在细节处也不断优化,精心制定了专属的解决方案和施工计划,为优质高效的完成项目打下牢固的基础。

  

  智慧申菱 数字能环

  数字能环,物联智控


  在“双碳”背景下,申菱环境提出“数字能环”理念,以环控为主要立足点,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供涵盖定制化产品制造、机电安装及智慧运维服务的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直击行业痛点,力争海上风电智能化开发的先发优势。

  

  智慧申菱 数字能环

  特种空调设备

  应对海洋复杂环境的独特需求,申菱环境精研防腐、防爆、抗震、抗冲的关键技术,全局配备数控自动化特种与精密空调生产线,采用数控钣金加工、防腐喷涂和特种空调总装工艺技术,依托CNAS国家认可检测中心的严格管控,确保每一件产品在极端环境下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智慧申菱 数字能环

  智慧控制

  申菱物联以“安全、节能高效、智能、人性化“为目标,自主研发高效节能自控系统,主要由现场传感器执行器、上位机控制单元、现场控制单元(VC箱)和监控运维管理平台组成,本地化部署,采用通用、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库软件。

  

  智慧申菱 数字能环

  预测性运维  

  申菱物联云平台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海上换流站、升压站等打造全场景数字化运维解决方案,以7×24小时智能值守护航海上能源心脏,用数据驱动风电运维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跨越,为清洁能源设施提供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保障,重塑暖通系统管理范式。

  

  智慧申菱 数字能环

  创新赋能,护航未来

  规模大、深远海区域占比高正成为国内海上风电发展的特点,今年以来,广东、浙江、山东、福建、海南等地亦出台相应政策及资金支持,加快推进深远海风电开发。

  

  申菱环境将以保障功能、提升性能、推动节能为目标持续创新,发展生态融合,构建全链条能力,以低碳数字化赋能海上风电,与各行业伙伴共创绿色未来!

关键词:申菱  新品   编辑:FT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标注为“产业在线ChinaIOL”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内容、报告及目录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产业在线”。

2、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转载是出于非商业性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

3、约稿或长期合作,请联系本网。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产业在线所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