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 2025|谷轮:通往零碳未来,我们永远热力澎湃
搜索

HPE 2025|谷轮:通往零碳未来,我们永远热力澎湃

3月15-17日,第十五届中国热泵展在石家庄盛大启幕。谷轮作为全球领先的暖通空调制冷和工业领域可持续解决方案供应商,精心打造超120平方米的主题展区,生动展示了全球卓越的热泵领域创新成果,并与中国及全球合作伙伴及用户零距离交流分享,深度诠释了企业积极推动中国及全球能源转型、加快采用环境友好型低GWP制冷剂切换的坚定承诺和信心。

640 (1).jpg

一起回顾2025HPE谷轮高光时刻,感受谷家创新智慧!

01 硬核,突破80℃

双碳目标下,热泵技术的推广面临着在更复杂场景中确保稳定和高效运行的挑战。谷轮作为热泵技术的创新先锋,一直以惊人的速度突破创新边界,拓展热泵的应用范围。

本次谷轮亮相的两款高温热泵产品重磅新品,以独家创新设计和技术,实现了工作范围扩展至80℃蒸发温度,突破了运行温度的界限,产品支持环保制冷剂R-1233zd(E)的应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纺织和造纸、机械制造等领域,为工业转型升级、低碳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受到与会嘉宾广泛关注。

02 金奖!制冷剂空白再刷新

在推动低GWP制冷剂应用方面,谷轮以全球化设计、冷媒多样性、电制多样性优势,一直走在行业前沿,本次获得中国热泵展创新产品金奖。

640 (2).jpg

2024年谷轮推出了FWW130升级产品,填补了R-32环保制冷剂在25HP低温热泵领域的空白。该解决方案创新运用涡旋离心力平衡技术,其蒸发温度低至-40℃,冷凝温度最高达65℃,即使在极寒地区也能稳定运行,满足60℃热水需求,并实现双一级能效。

除了R-32制冷剂的应用,谷家现场还展示了针对美洲高效空调市场推出的R-454B制冷剂系列化产品、广泛应用于欧洲新一代热泵采暖机组的R-290制冷剂直流变频产品等,不断以创新打通可再生能源连接, 释放绿色节能的无限想象。

03 出圈 全温区客户点赞

谷轮聚焦全温区热泵应用的创新与发展,已形成成熟的覆盖集中采暖、工农业烘干、热水、除湿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全面高效的热泵整体解决方案,其高价值在应用中持续得到验证。

2024年,谷轮联合诺通科技,以全温区热泵方案助力沂南力诺制药数智医药灯塔工厂建设。在极端条件下,实现全年稳定冷热负荷供应及配合诺通科技T6000水蒸汽压缩机,实现150℃饱和蒸汽生产应用,获得客户高度好评。

1.谷轮60℃以下热泵应用解决方案,以ZW系列压缩机及解决方案为核心,采取变频系列化设计,大幅改善低温制热衰减,可靠稳定,并支持环保冷媒应用。

2.谷轮60℃~85℃热泵应用解决方案:以ZW KB系列压缩机及解决方案为核心,具备高蒸发温度、应用数码涡旋技术、稳定耐用性更高,实现精准控温。

3.谷轮85℃以上超高温热泵解决方案:具备高冷凝温度、高蒸发温度,工业应用广泛、高效节能,有效协助客户提升开发速度,降低开发成本。

04 专业力MAX,一展谷家未来热力论

每一次对话,都是进步的发生场,展会现场,谷轮专家们也与与会嘉宾开展了精彩交流分享

谷轮空调与制热客户经理程颜光,针对高温工业热泵解决方案做专题分享。他提到,为推动工业绿色节能发展,谷轮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高温热泵解决方案,产品可适用于R-134a,R-515B/R-1234ze,R-245fa等不同冷媒,涉及定速、变频及数码等多种产品类型,满足80-130℃不同温度段的工业高温热泵应用,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未来,谷轮将继续研发更多创新性的高温产品,以满足工业高温热泵的多样化应用。

谷轮空调与制热业务发展高级经理黄学渊,针对R-290/R-32等制冷剂和能效升级的热泵解决方案做专题分享。

为切实配合国内履行《基加利修正案》的部署,以及今年2月份新版《热泵和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实施,谷轮陆续推出各类以R-32为主的下一代制冷剂涡旋产品方案,产品涉及变频、定速等多种类型,覆盖热泵空调等多种应用,业内备受瞩目。他提到,绿色环保,节能高效是谷轮技术进步的方向,谷轮期待传递携手业内同行,共同打造绿色环保的新一代产品。

谷轮的创新之旅还将继续,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谷轮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推进热泵技术与应用的创新,为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与各行业紧密连接,携手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在通往零碳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始终“热力”澎湃。

关键词:谷轮  中国热泵展   编辑:JCC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标注为“产业在线ChinaIOL”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内容、报告及目录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产业在线”。

2、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转载是出于非商业性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

3、约稿或长期合作,请联系本网。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产业在线所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