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暖产业发展特征与机遇
搜索

中国冷暖产业发展特征与机遇

在9月中旬举办的2023中国冷暖产业峰会上,产业在线董事长杨洁就“中国冷暖产业发展特征与机遇”进行了主题分享,受到广泛关注。分享首先从10年长周期的角度概括了冷暖产业的发展:三大产业销售额规模都是正向增长,空调10年复合增长率5.0%,制冷行业3.6%,热泵行业叠加政策拉动以及低基数的因素,增速高达17.5%。接着从现状特征和发展机遇两方面对冷暖产业市场进行了详细解读。


以下是基于演讲实录的文字整理:

冷暖产业总体发展特征:基本盘稳定,趋势分化

当前的中国冷暖产业发展,总体结论是基本盘稳定,全品类增长,同时后市发展趋势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具体将从应用指标、上游配套等层面进行分解。

首先看产业大盘,整体2023年的冷暖产业销售额规模有望达到7541亿元,同比增长6.1%,主要原因有:去年较低的基数和市场端的复苏,还有高温驱动了空调的增长,另外企业经营方针从规模向价值的逻辑转变也对产品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拉动。三者共同作用助推整体冷暖产业的销售规模实现正向增长。细分产品看,九大品类都将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5、2,1中国冷暖产业发展特征与机遇_ChinaIOL-5.jpg


内销市场,分别从家用、商用、工业三大领域来分析。

家用类产品,对比三大白电的三年规模走势,除家用空调实现高增长之外,冰箱和洗衣机都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这也是目前总体经济疲软下的正向反应,除了房地产市场低迷,还有就业形势严峻、消费信心不足的影响。从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可见,今年2月份曾经有大幅恢复,但是到4-5月的时候又跌到了疫情前同期的水平。再看空调的增长确实有天气因素,虽然说高温天气不会年年有,但整体气侯变暖的趋势是确定的,此外,相对于冰箱和洗衣机,空调的保有量相对较低,同时叠加空调多场景应用和一户多机的应用,长期来看家用空调也是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

商用产品,同样是对比三个产品三年内销额的变化。其中,商用采暖在2023年增长最高,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项目改造对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商用空调主要受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不如预期,所以其全年的增长是个位数;商用制冷产品增长6.9%,主要是受到旅游、餐饮的拉动,2023年1-7月整个餐饮的收入增长了20.5%,但由于在2022年有17%的大幅回调,所以目前仍然是修复的阶段。

工业类产品,对比三年的内销数据,可以看到三个产品三年全部实现了正增长,由此可见制造强国战略实际上推进了整个工业产品应用需求的放量。其中重点看一下工农业烘干,热泵烘干持续几年的增长离不开农机补贴的促进,随着重点市场和重点项目补贴的完成,农业烘干项目的增速将有一定的回调。


出口市场,对比了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和空气源热泵三类产品。

家用空调是冷暖产业的基本盘,2023年在受到部分产能转移影响的情况下,还是基本保持了稳定,因为中国制造具有非常稳固的优势。商用空调是持续三年增长的产品,而且每年增速还在进一步扩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复苏和投资扩大的影响,同时还有中国制造产品高性价比优势以及国内企业国际业务的扩大的促进。

空气源热泵,欧洲市场热泵需求萎缩已经直接体现在我们的出口上,经过前三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今年的空气源热泵出口将出现5.3%的下滑。重点看7月的出口已经出现了大幅下滑,具体原因主要是欧洲补贴政策的减退,还有前期高预期导致的库存高起,同时欧洲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证本土的制造,三方面因素叠加,导致今年下半年的热泵出口面临回调压力。

640 (7).jpg


对比上下半年的走势,家用空调、商用空调、空气源热泵在增长率方面的表现都差异很大。

上半年高增速的核心原因在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下半年所有行业都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从产业在线的月度数据可以看到,总体上内外销的走势是相反的。内销前高后低,上半年叠加低基数、高预期、高温的促进,在6月份的时候增速一度达到32%,而随着7月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大范围高温,终端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8-9月份传导至制造端,工厂出货开始回调;出口是前低后高的走势,在4月份的广交会之后,会议订单的增加,同时随着全球市场出现的高温天气,出口需求不断释放。
价格趋势方面,通过上海期铜与家用空调内销、出口均价同比增速对比来体现。

今年上半年的原材料价格是下行的,给了企业很大的市场空间,不过,家用空调的内销和出口均价并没有随着原材料的下降而下降,主要在于企业经营方针的转变,重在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消费升级。出口价格波动较大,因为出口价格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运费,另外还有出口模式,OEM和ODM模式下我们的出口话语权和溢价能力非常薄弱。


供应链市场,主要看压缩机、阀件和制冷剂三类重点产品的增长情况。

细分部件产品不同的增长率,实际上体现的是技术发展趋势,比如说电子膨胀阀相对较高,还有变频化会促进相关配套产品的需求。而制冷剂是受政策影响最大的产品,在《基加利修正案》规定的基线年和配额要求下,2022年R410整体都是下行的,R22也是下行,但R32并没有出现相应的高速增长,这是因为有基线年的要求,R32的规模其实已经提前达到一个恒定值,所以未来市场相对稳定。从生产端来说,家用空调新的能效标准正在征求意见,新标准不仅会对能效提出要求,也会对GWP提出要求,将进一步影响整个制冷剂的技术方向。


机遇:细分市场差异化增长,把握新赛道机会

国内赛道:新兴渠道及应用驱动家商用市场增长。

家用空调方面,需求拉动各渠道普遍回暖。家用空调的渠道是非常多样化和碎片化的,我们在此分成自有渠道、传统电商、KA渠道、下沉渠道、新型电商和其他6大类,重点要关注的是下沉渠道和新型电商渠道的高速增长。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工程渠道的需求是收缩的,零售市场渠道相应增长,特别是建材渠道的需求有显著增加。

工商用市场中工业制造需求加速释放。工程和商用渠道我们分成十几个应用体系,同样在商用空调里面,零售市场的增长是显著的,而在这个市场中工业制造领域的增长高达26.8%。产品应用方面不同派系的品牌有不同的市场优势和特征,日系在零售市场占比很大,欧美系的优势则在工业领域。

产品维度,我们对比了2023年高增长的几个产品,可以看到以下发展方向:第一是工业应用领域的增长推进了离心机的需求,2023年离心机增长达到21.8%;二是消费升级之下,针对高端用户的舒适集成系统发展拉动户室水机和小多联都有很高的增长;三是在一些新型细分领域延伸出的一些新型品类,包括厨房空调、大体积的挂机、新风空调等,在2023年都有很高的增长。

640 (9).jpg


国际赛道:据产业链优势积极谋求区域市场发展。

欧美需求持续萎缩,市场向亚洲、拉美方向转移。出口市场,整体来说全球制造的结构相对稳定,但是中美贸易的摩擦,全球贸易区域化的表现,都让整体的制造业产能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为:巴西、印度、埃及这些地方正在慢慢形成一些新生的基地,会进一步影响到我们整个出口市场的增量。对比看家用空调1-7月的出口数据,北美市场有20%多的下降,而拉丁美洲和非洲区域实现了比较高的增长。


潜力赛道:能源结构调整创造出新的机会空间。

高温热泵工业需求潜力巨大。为什么工业高温热泵受到大家的关注,从整个中国用能市场的两组数据来看,一是中国的用能产品66%是工业用能的消耗,二是工业用能里面的消耗又有50-70%是用热的需求。未来随着能源的变革,对工业高温热泵的需求根据不完全统计将达到2千亿,正是这样巨大的空间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并开始寻求技术上的突破。目前高温热泵实际上的应用规模体量是非常小的,从第三方的数据来看,整个市场不足2千万,相对2千亿的体量,我们认为随着技术上的投入和突破,未来的工业高温热泵将实现很高的增长,产业在线刚刚启动了工业项目的调研。

热管理规模有望突破700亿,机遇挑战并存。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现在整体的市场规模是700亿,增速是40%。新能源热管理主要受几个因素影响,第一是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速,第二是新能源汽车上技术的变革,不管是热泵型还是超高压的发展方向,都会影响热管理价值的提升。热管理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对相关部件的需求,以电动压缩机为例,2023年的整体市场规模总量有望突破1千万台。这个市场里面有很多企业参与,包括传统汽车体系的供应商,还有很多的集成商,以及传统的暖通空调压缩机企业也纷纷加入,如海立、威灵、威乐等,这里面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储能温控成长加速。储能温控行业2020年的行业规模是4.2亿元,从2020年开始一直到2023年基本上是翻番的增长。2025年要实现光伏新能源的全部替代,提供了万亿的市场机会。这其中重点要关注技术路线加速的演变,产业在线在2020年首次调研的时候液冷的占比仅为20%多,现在已经达到62%。有很多优秀的空调企业纷纷加入,所以未来这个市场竞争也会非常激烈。


整体规模稳定向上,需求回暖叠加政策利好未来仍可期。

结合当前的市场发展以及市场机遇,产业在线对2024年的冷暖整体产业发展持比较谨慎乐观的判断,预计将实现稳定增长,总体市场规模接近7700亿。细分产品来看,家用空调因为今年高增长导致明年面临调整的压力,其他产品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未来的判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经济政策、房地产政策、天气变化等,但是不确定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确定性,比如说能源转型、新能源热管理、储能热管理、热泵等将延续高增长,此外还有消费升级对舒适家居需求带动下给户室水机带来的机会。

关键词:空调  冰箱  热泵   编辑:SJ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标注为“产业在线ChinaIOL”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内容、报告及目录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产业在线”。

2、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转载是出于非商业性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

3、约稿或长期合作,请联系本网。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产业在线所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