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2023年有色行情展望:铜价将跌16% 沪锡最惨 或下跌29%
搜索

世界银行2023年有色行情展望:铜价将跌16% 沪锡最惨 或下跌29%

2022-11-11 来源:同花顺期货通 作者:同花顺期货通

铜:2023年将下跌16%

  铜价在2022年第三季度环比下跌了19%,9月份比3月份的峰值低四分之一。由于铜对全球经济活动特别敏感,对全球经济衰退可能性的担忧令价格承压。铜已经出现了一些供应中断(例如智利和秘鲁),并因中国的一些金属精炼地区(包括湖北、安徽、浙江和江苏)电力短缺而减产。然而,欧洲迄今没有出现冶炼厂停产的情况,因为铜的冶炼和精炼的功率强度不到铝的五分之一只有锌的一半,这两种金属是能源最密集的两种金属。铜价预计在2022年下跌7%后,2023年将下跌16%。从长远来看,铜将受益于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相关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布线的扩大制造。


  铝:2023年铝价预计将下跌11%

  铝价在2022年第三季度环比下跌了18%,9月份比3月份的峰值低了三分之一。由于全球制造业活动放缓,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日益加剧,尤其是欧洲,铝需求明显减弱。在供应方面,由于能源价格上涨,欧洲的产量正在下降,因为生产商已宣布削减约四分之一的总产能。中国的产量保持强劲,闲置产能的重启和新冶炼厂的投产,抵消了今年早些时候因电力短缺而导致的减产影响。到2022年底,中国的铝产能预计将达到4200万吨,接近政府设定的4500万吨的目标。此外欧美对俄罗斯铝出口的制裁产生的影响小于最初的预期。预计2022年铝价将上涨9%,2023年铝价预计将下跌11%。前景面临的风险包括限电导致产量下降,尤其是在欧洲。在政策方面,美国宣布打算对俄罗斯铝出口实施进一步制裁,这可能会导致价格上涨。从长远来看,能源转型可能会增加铝的使用量,特别是在申动汽车、太阳能和长距离输申线路中。


  镍:2023年镍价预计将下跌16%

  镍价在2022第三季度环比下跌了24%,9月份比3月份史无前例的高点低了三分之一。不锈钢行业需求的下降和印尼产量的强劲增长都是导致价格下跌的原因。不锈钢产量占精炼镍使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由干耐用消费品需求疲软、能源价格高企和电力短缺,不锈钢产量较2021年的激增明显放缓。电池中镍的使用量也有所放缓,尤其是在中国。然而,镍的供应大幅增长,特别是来自印尼的供应,印尼一直在迅速扩大镍牛铁的牛产,以生产用干不锈钢和电池的镍。预计2022年镍价将上涨35%,2023年镍价预计将下跌16%。一个较长期的风险是,随着电池的非镍替代品的开发,镍需求和价格可能会放缓,比如磷酸铁锂(LFP)其已越来越主导着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其他电池制造商也在探索LFP或其他技术,如钠离子。


  锡:锡价预计将在2023年下跌29%

  锡价在2022年第三季度暴跌35%,9月份比3月份的峰值低52%。这种悲观情绪反映出消费电子行业需或疲软。锡产量也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印尼小规模生产商增加出口后,今年上半年更是如此。作为对锡出口热潮及其对价格负面影响的担忧,印尼当局正在采取多项措施限制出口,包括品销300个锡矿开采许可证,考虑禁止锡出口以鼓励国内加工增值,以及计划增加出口特许权使用费。在今年小幅下跌后,锡价预计将在2023年下跌29%。长期而言,锡需求将受益干能源转型和绿鱼技术,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方面。


  铅:2023年再下跌10%

  铅价在2022年第三季度环比下跌了10%,9月份比4月份的峰值低了22%。由于汽车行业疲软,铅需求正面临逆风。铅主要用干电池,其中三分之二用车辆(主要用于更换电池)。铅产量没有受到其他金属直临的中断的影响,因为铅精炼的能源强度较低,而且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是主要生产国。铅价预计将在2022年下跌5%,2023年再下跌10%。全球铅需求预计将在中期上升,原因是新车生产稳定、更换电池使用以及电动汽车中的铅电池用干辅助功能。


  锌:2023年将下跌20%

  锌价在2022年第三季度环比下跌了16%,比4月份的峰值低了近30%。需求疲软抵消了减产的影响。建筑业放缓(占锌需求的50%)可能导致今年全球需求收缩。高能源价格和焦炭短缺导致欧洲几家冶炼厂减产,而中国的电力配给七减少了产量。根据中国近期的基建投资计划,预计明年全球需求将温和增长。未来几年,随着澳大利亚、中国和秘鲁的供应增加,矿山产量将会增长,从而保持市场供应充足。预计2022年锌价将上涨17%,2023年将下跌20%。尽管锌受到能源转换的影响较小,但它可能受益于海上风能和大规模太阳能的镀锌结构。


关键词:    供应链   编辑:QQ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来源标注为“产业在线ChinaIOL”的信息、数据及图片内容、报告及目录均为本网原创,著作权受我国法律保护。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产业在线”。

2、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转载是出于非商业性的信息交流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同其内容的真实性。

3、约稿或长期合作,请联系本网。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产业在线所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