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由国际铜业协会委托德国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Fraunhofer ISI)开展的全球研究《城市矿产的前景和局限》发布。研究探讨了城市矿产的定义,其在加强循环经济和原材料价值链方面带来的好处,现有的阻碍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这一做法的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铜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城市矿产中的铜存量也在不断上升。根据2018年的数据,北美和欧盟均有8000-9000万吨的在用产品铜存量,目前存量还在适度增长。而在日本,城市矿产的流出和流入几乎处于平衡状态,铜存量几乎不再增长。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国在用产品存量大量净增加,即新产品的流入量远远大于使用期产品的延时流出量。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在用产品铜存量约为1亿吨,超过全球在用铜总量的五分之一。
历史数据说明回收铜在过去十年间持续增加,根据清华大学、莱顿大学和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联合研究,预计到2050年回收铜潜在供应量为1500万吨/年,意味着回收铜将成为满足未来铜供应的重要来源。此外,为了解中国废铜回收现状,为政府制定铜行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建议,国际铜业协会还开展了《中国典型终端产品用铜回收数据统计及回收模式》研究。项目首先聚焦中国电力电缆废铜回收市场,从终端推算回收率,了解回收流程,寻找提高回收率的机会。未来还将对更多铜典型产品进行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回收率概念和方法论,为政策和规划制定提供科学数据化的支持。
城市矿产潜力的开发目前仍受制于技术、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等一系列因素,例如收集和回收基础设施、回收激励措施、劳动力和回收技术成本、环境保护措施以及废料交易的管理。中国政府在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方面的积极举措,尤其是不断规范再生有色金属原料管理的举措,将有效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美通社,2020年11月25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