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2018年中国暖通空调产业发展峰会的智未来分论坛上,嘉宾们围绕“新生态.智慧无界时代”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方探讨。主题演讲之后,一场精彩对话隆重登场,对话围绕暖通空调行业当下的几大热点话题展开。
在对话开启之前,首先就相关话题进行了现场观众投票,紧接着由来自行业不同领域的八位专家围绕问题和投票结果展开了热烈讨论,观点激情碰撞,给现场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与对话的嘉宾有:
张明圣.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姜海燕.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产品企划部长
甘俊杰.奥克斯空调家电集团国内营销商用销售总经理
季盛昌.上海海立电器顾客与产品服务中心副总经理
申隽.国际铜专业协会上海代表处项目经理
董克功.沈阳中航机电三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
吕盛华.中国家电网总编
刘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技术总监
暖通空调市场规模将保持怎样的增速?
2018年暖通空调行业增速放缓,尤其是家用空调新冷年开局下滑引发业界普遍忧虑,不过投票结果相对乐观,近半数的人选择了10%以内的增长
吕盛华:我认为是10%以内,空调已经连续三年增长,说明市场潜力是有的。第一个方面是来自于需求,家用空调拥有量城镇大概是每百户127台,乡镇50台左右,在大家电里是普及率最低的;第二个层面看天气,相关资料显示未来有超过50%的夏季会出现持续高温。这是两个有利因素,另外还有一个不利因素:经济环境,从现在看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了,和空调行业高度相关的房地产上半年销量大幅下降,可预期的未来也不会有大的增长。综合起来我预期增长可能是两三个点或者三五个点。
申隽:我的预测也是10%以内,我们前两年专门做了一个有关城镇化跟家电增长的研究,也发现城镇化率跟家电是正相关的增长关系,在家电里面特别是空调,最近十年中国整个城镇化率保持了1.2%的增长速度,不是很快,但是一个大的增长趋势。所以预测空调会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
甘俊杰:这个问题要从细分渠道去分析,这么多年以来,大家都在讲中央空调未来市场潜力特别大,会影响到整个家用空调,但是截止到目前来看,整个影响并不是太明显,我觉得在整个家装市场和零售市场未来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现在各个品牌都在布局。消费层面,消费者现在对中央空调的认知越来越高,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2019年整体在项目工程领域并不是太看好。结合以上两点原因,我选了一个相对保守的预测,10%以内的增速。
姜海燕:我预测是在10%以内,中央空调细分为家装和商用两个不同的应用场景,家装的增长没有预计的那么快。商用这一块的主要增长点是区域采暖,在上半年出现了比较好的增速,明年热泵这块可能还是使中央空调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所以我感觉2019年的增长大概是7、8%左右。
刘祺:我也是选择10%以内。从我们项目来看,因为国家的调控政策,确实上半年家装增速大幅度的下滑。从现在的感觉来看,下半年会有一些回暖,量较上半年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能不能持续,还有待观察。北方的煤改电市场,农业和工业领域的改造会逐渐增多,这一块是很大的亮点,应该能够维持一定的增长。
季盛昌:我选负10%以内,指的是所有终端的销售量,不是指生产量,如果指生产,应该是负10%还要多。压缩机企业是整个产业的上游,新冷年从目前的订单来看,所有的压缩机厂同比上年都是大幅度下降,有的下降比两位数还要大。其次,空调产业是周期性非常强的产业,上去之后会下来,下来之后会盘整,生产量可能会更少,生产量更少的原因是库存。我们现在行业的库存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年内肯定是下降的概率大。我指的是整个家用产品,其他产品比如商用,也许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董克功:我比较悲观一点,选择了负增长10%以内,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中美贸易战,2000亿关税的加征会对国内的GDP、对汇率、对贵金属有多大影响,不乐观;第二是新兴市场备受打击,现在全球市场是通的,不可能割裂来看,阿根廷的情况在经济学史上是没有过的,非常恐怖;第三,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全球消费信心备受打击,2018年全球经济的下滑也许不可避免,空调行业想独善其身比较难。
未来三年最有潜力的细分产品是什么?
面对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传统的暖通空调行业在细分领域的分化越来越大,在六大细分产品中,现场嘉宾聚焦在了多联机和空气源热泵采暖产品上
甘俊杰:我选了多联机,如果说引领未来行业的增长,我觉得应该是在整个产业里面占比份额比较多的品类,所以是多联机。百强房地产上半年有16%已经开始在做精装房配套,当中有80%是商用空调,而在80%的商用空调里面,又有80%左右是小多联类型的产品。从产品本身看,多联机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尤其是现在的组合式多联机能达到100多匹,绝大部分商业环境都能使用。另外,消费者现在对多联机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董克功:我选的是第一个,风管机和空气源热泵增速现在很高,但不能担当这个行业增长的重任,因为基数太小,跟家用空调比,数量不足以支撑。如果是从长期看,应该家用空调是这个行业增长的一个主力军,核心的增长动力。再细分一点,我认为是变频,在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全球范围,应该还有大幅度的增长空间。
刘祺:我在多联机和空气源热泵之间犹豫,因为题目写的是三年内,在北方地区清洁能源供暖推动下,空气源热泵这个市场确实非常大。不过最终选了多联机,这几年多联机的发展非常快,市场份额去年接近50%,今年上半年已经超过了50%。这个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而且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模块、大匹数,寒地、低温和高温的不同要求导致类别越来越多。
中美贸易形势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美贸易冲突不断给当前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多种不确定性,对于暖通行业的影响,嘉宾们也普遍认为是多方面的,其中,选择“目的国转移”的最多
季盛昌:现在我们出口到美国的窗机,移动空调可能1500万台不到,都是属于被加税的产品,但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全世界80%以上的空调还是在中国造,短期之内也没有选择。如果贸易战一直打下去,可能会转移到东南亚,包括压缩机,现在中国家电企业已经是一个全球布局,即使当前没有这么多产能,通过一段时间调整,逐步转移没有问题。所以我认为短期之内可能价格承压,同时也会实施目的地国家转移。
申隽:我的选择是1、2、3, 当地需求抑制:从去年的统计数据看,对美出口的比例占比已经下降了很大一块。目的国转移:国家开展的一带一路战略,应该说正好可以在风险上有一定的对冲,美国对我们的产品有限制,我们可以开拓新的市场。价格空间压缩,是指汇率、原材料等方面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会对产品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
张明圣:美国在中国设厂的目标不是为了返销到美国去,他们在中国设厂,目标是销售到亚太地区去,中国产品也很少销售到美国去,美国市场的产品和中国完全不一样。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主要是源于对世界市场的割裂,影响到技术的交流,影响到市场的信心,这个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有的人预测那么悲观,就是因为贸易战打起来了,市场信心没有了,预期非常差,我选“其他”,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暖通空调智能化的着力点在哪里?
智能化已经是大势所趋,经过几年的发展,暖通空调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升级,面对未来,智能将延伸到技术、产品、生态、布局等方方面面
吕盛华:我选的是产品系统智能化和生态构建。在大白电里面,空调产品的智能还是不错的,智能化渗透率达到了22%,已经能解决一些刚需的问题,比如温度的远程操控等。最终的状态是智能生态,还有很多空间,比如怎么根据人数的多少、根据人的位置来调节风的方向、速度等。另外就是售后和维护环节,比如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的使用规律等层面,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总之智能化要以人为本,最终要关注用户和消费者的需求。
姜海燕:从自身的感受来讲,我选了产品系统智能化,首先是实现家庭产品系统的智能化,前期所有的产品实现智能化的时候,必须是安全的,是可靠的。用户在使用习惯了之后,未来才是一个智能生态的构建。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我觉得对产品的生产要求应该要更加严格。
市场渠道将发生哪些变化?
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扩容以及三级以下市场的加速,暖通空调的市场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未来,消费分级、产品分层等问题将依然继续
季盛昌:消费分级、产品分层、渠道下沉、价格分化四个选项我全选了,不过在其中,我认为产品分层是第一位的。面对年轻群体以及三级以上的市场加速,首先开始做得就是产品细分,因为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地域对产品要求都有一些差异。而产品分层做好了之后,价格也就分好了。另外,如果产品要销售到四五六线城市,所有的渠道和服务必须要跟上。
节能环保技术的突破点主要有哪些?
能效几乎是大家一致认同的主要方向,此外,变频扩容和冷媒替代也被认为是暖通空调行业未来要重点发力的领域
董克功:我觉得变频和能效,这两个点是最重要的,从日本发达国家市场的经验来看,对能效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还远远落后,因此也是必须要首先突破的。
申隽:我选的是2和3,因为能效升级和冷媒替代这两个是行业内讨论最多的热点,第一是要能效升级,传统技术层面我们已经很好了,因为我们产量最大、用量也最大,如果能效提升上去,对世界也是一个很大的贡献。第二,以往我们的冷媒替代都是比较被动的,现在国家有一些指引性的方向,我觉得未来我们可以有一些自主的研发。
季盛昌:这个问题我选的是能效升级,还有变频扩容,我还选了一个其他。变频扩容和能效升级大家都容易理解。我选其他,是指从原材料到制造、到使用的整个产业链要节能,如果原材料不节能,你买来了之后虽然能效很高,但在运行了一两年后,能效会突然消耗得很厉害。消费者不是不愿意用环保产品,而是因为有些产品特别贵,这就要解决成本的问题,如果我们能从各个环节把成本降低,环保和节能产品就会获得非常大的突破。